当我们在谈论疫后经济形势的时候,一种思路是观察各种经济数据,以及这些数据背后的周期规律,通过与历史走势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推论判断。另一种思路,是留意经济数据背后的供需行为,从供给与需求自身遵循的规律来判断未来。
从决定经济周期、甚至是周期背后供需变化的三大构成因素——政府、企业、家庭三个维度分析,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即便没有新冠疫情带来的外部冲击,2020年我国经济也将陷入苦战。在这一场波及到社会各个层面,甚至是全世界的疫情中,这场苦战势必演变为“血战”。
据国家经济机构数据及测算结果显示,在2020年1、2月,疫情对我国国内消费的总影响将达到1.38万亿元人民币,占比2019年总消费5.5个百分点;去年我国国内消费占GDP增长的贡献度已经超过60%,今年一季度经济的负增长,将会连带GDP下降3~4个百分点。
长久以来,电力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虽然此次疫情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波及影响程度大有不同,但电力作为经济版图的重要构成也难以独善其身——始于正月的疫情防控措施及超长假期,打破了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常规走势,往年在正月出现的电力消费拐点并未如期到来,用电量持续低位徘徊,疫情对于二、三产业冲击导致全社会用电量的下降幅度甚是可观。
根据2016~2019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加权平均估算,此次疫情将下拉全社会用电量330~1000亿千瓦时左右,影响2020年全社会用电增速0.46~1.39个百分点,联动传导GDP增速下滑1~3个百分点。仅从需求侧观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势必承压,同时发电侧还将面临由于复工延期带来的工程项目进度延迟,产业链上游供应紧张,燃料物料成本上涨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在经历了前两年2轮降电价和市场化交易的洗礼后,市场环境更为严峻,电力行业在今年的开局也更加艰难。
然而,历史这位忠诚的记录者也告诉我们,人类曾无数次与疫情交手,虽代价惨痛,但最终都以胜利告终。疫情带来最大的考验并不是病毒本身,而是如何在被打乱的社会秩序中形成新的社会凝聚力。
随着疫情走势轮廓的逐步清晰,这只发生概率极低但破坏性极强的“黑天鹅”终将离去。“十三五”收官,决胜小康,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所有的既定目标都伴随着社会机器的轰鸣声渐行渐近。
但与人类将长期和病毒作抗争一样,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将长久考验我国经济的韧性与耐受力,也将交由中小企业接手经营空窗期后继续与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较量。
显然,电力在2020年的关键词已不单单是“支撑”与“保障”——如何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维系好自身的发展,体现的不仅仅是转危为机的能力。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这场艰巨且持久的电力战“疫”才刚刚打响。